2025年7.22-7.25日,太原理工大学文法与外语学院外语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AI赋能教育云工作坊)成员踏上了研修的旅程,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强与其他高校及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此次研修活动由文法与外语学院精心组织,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外语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的深入发展。研修团队由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师组成,他们分别赴成都线下和线上进行研修。
在研修期间,成员们重点学习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包括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他们还就外语教学的创新模式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在太原理工大学文法与外语学院外语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中结合人工智能引入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此次研修活动得到了太原理工大学及文法与外语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学院领导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修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山西省百亿工程“外语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为太原理工大学的教育教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研修过程中,成员们将积极与当地的高校和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共同探讨外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他们还将就外语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在研修结束后,能够带回更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与外语学院外语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是学院教育教学创新工作和外语学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次研修活动,将进一步推动项目的深入发展,提升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研修活动不仅是对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一次提升,更是对太原理工大学文法与外语学院外语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的一次有力推动。
研修团队在研修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大外部黄丽英、祁瑶老师参加“双师双能型”创新实践教学与大模型技术应用培训,培训由四川省翻译协会产校研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翻译桥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共同合作主办。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教育”议题,共同探索AI在翻译教学中和实践中的深度结合。与会的专家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报告,主题包括《ICT领域翻译特点与人才能力要求》,《数字化时代翻译行业语言人才培养新模态-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在语言服务行业的应用-人机协同流程》,《Agentic leadership: AI时代的人际共译》等,围绕人工智能与翻译教育这一核心,从教学应用、技术创新、翻译实践三个维度展开深度探索,展示了面向Ai的翻译教学新理念,为人工智能在今后虚拟教研室建设以及人工智能赋能翻译教学实践中提供新思路,构建适应智能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新生态。



张芳老师参加2025创新实践教学与大模型技术应用培训班,深感AI与教育融合的浪潮已至。她表示,“本次培训不仅刷新了我对技术边界的认知,更提供了将大模型落地课堂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的实用路径。从教学材料的收集、教学PPT的制作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与大模型的结合都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大语言模型及其翻译应用的讲座中主讲人提供了多个翻译工具及PPT制作网站,运用大量翻译案例对于智能体(AI+目标驱动+自主行动)理念,提示词工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翻译实践和教学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这种理念与工具的双重革新,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实践充满了全新的期待与信心。”


撰稿人:刘晓东
初审:刘晓东
复审: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