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法与外语学院邀请中国政法大学许浩明教授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9-22阅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丰富涉外法治课程教学内涵,9月16日,太原理工大学文法与外语学院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学院博士生导师许浩明教授以《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国际法体系重构的指导作用》为题作专题讲座(线上)。学院师生170余人参加讲座,法学系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张振宇副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围绕“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国际法新篇章”展开,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内涵。随后,分别从凸显人本关怀、确立核心原则、赋形公平正义、引导规制改革、重塑法律体系等五个维度,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国际法体系的重构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在“确立核心原则”部分,许浩明教授从持久和平核心原则、普遍安全‌核心原则、共同繁荣核心原则、开放包容核心原则‌、清洁美丽‌核心原则等方面进行充分阐述,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公平正义”进行了创新性“赋形化”诠释。在“重塑法律体系”部分,许浩明教授展示了“系统法学视野下法的二元结构与三大分系”的示意图,主张由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从而使得“人类共识”的统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统一、上位法与下位法的统一,真正成为可能。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和许浩明教授围绕“在以人为本的法治观念下,如何从根本上推动全球法律的融合和发展,以更好地协调各国法律在人的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

在总结环节,张振宇表示,讲座内容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推动国际法演进过程中的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贯穿了确立以“人本关怀”为核心的新基准,将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置于国际法保护的中心,推动国际法从国家本位向人类本位转型的中心思想。通过学习,让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法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愿景导向,且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初审:张振宇

复审:王鹏飞

终审:杨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