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文法与外语学院组织教师围绕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点申报工作在太原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等校内单位开展调研。文法与外语学院法学系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振宇,副教授巩彦斌,青年教师刘振华、马若琳、姚卓儒参加调研活动。

在太原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该中心研究馆员付鑫金为文法与外语学院老师们介绍了该中心的组织架构、人员组成以及工作内容,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情况。老师们翻阅了该中心定期发布的《山西省创新主体专利快讯》《太原理工大学专利快讯》《山西省高校专利技术运营情况简报》等,具体内容包括专利类型、申请授权情况、转让主体分析、受让机构分析、技术领域分析、许可情况分析、质押情况分析等。随后老师们参观了该中心的文化墙和办公场所,对该中心近年来获得的荣誉和工作亮点进一步了解。

在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展厅,实验室工作人员邓立强为文法与外语学院老师们讲解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方向和取得的主要成绩。该实验室由谢克昌院士领衔,团队承担了许多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为我国能源战略和路线设计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实验室长期秉承“人才培养重在素质,基础研究重在创新,技术开发重在应用,成果转化重在效益”之理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可行技术路径,推动清洁能源生产和运用。

在实验室内,老师们看到正在忙碌于开展各类实验的学生,这里有许多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国内外领先的仪器设备。该实验室团队围绕山西焦化产业特色和优势,基于煤质大数据开发了炼焦煤选配一体化技术,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实现了工程应用。

在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振华带领文法与外语学院老师们参观了金属复合材料成形实验室设备和环境。该研究院由黄庆学院士领衔,聚焦先进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领域的科技前沿问题及产学研合作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该团队在板带轧制装备智能化设计与软件开发方面已获多项国内和国际专利。通过参观,老师们对于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轧制技术、碳纤维缠绕装备有了初步认识。

调研过程中,文法与外语学院老师们围绕实验室团队国内和国际专利申请情况、成果转化情况,以及在专利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与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张振宇向调研点的工作人员介绍了文法与外语学院申报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点的筹备情况。张振宇表示,知识产权专业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非常契合太原理工大学的办学方向,我校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知识产权申报、知识产权分析、知识产权转化、知识产权运营与管理、知识产权法等方面可以整合校内工科、理科、文科等学科的师资和培养环境等共同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该专业致力于为国家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调研结束后,围绕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点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法与外语学院老师们与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科研院、研究生院、教务处等部门相关教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初审:马若琳
复审:张振宇
终审:杨建华